道教服飾,指道教徒的衣著穿戴,屬於漢族傳統服飾體系。道教服飾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服裝,社會服飾隨著時代發展屢有更異,而道教服飾也隨著時代發展有所變化。
漢代
道教創立之初,以黃袍,黃冠為主。堯舜之時,有玄衣黃裳之說。易曰:「六五,黃裳大吉也」。
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》說:
《道書援神契》中道:
南宋儒生史繩祖的《學齋佔畢》也寫到:
魏晉
天師祭酒,平時還是黃巾衣褐,據說是天師在世所傳衣冠。而天師尊道德,行指教,被褐懷玉也,所以衣褐是早期道教的一個明顯的特點。黃冠而從那時開始,道士確定稱為黃冠以區別於男子二十皆冠的俗禮。女道士稱為女冠。因為一般女子古代無冠,而只有女道士地位特殊,所以有特殊的冠。
魏晉隱士高賢,或身穿寬身的長袍,直領大袖,腰系帶,帶結後兩邊垂至膝下。帶菱角巾,披鹿皮披。或是穿直領袍衫,用帶子結扣的披子,戴烏紗捲雲帽。或菱角巾。拂塵這時叫做塵尾,也基本算是標配。這些高隱,道士,以及山居僧人在那段時間幾乎是不分的,所以這也成為後來道服的一種規制。以致宋代士大夫好穿道服以示高潔。而明朝也流行一種衣服,與此類似,到了清初,被昆陽子改作戒衣保存了下來。
南北朝
南朝宋陸修靜起,始據古代衣冠之制,結合宗教需要,定為制度。《陸先生道門科略》曰:
此後,逐漸增修,至南北朝末,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服飾制度。即按道士入道年限及學道之深淺,分為若干等級,對每個等級道士的衣服、冠巾、靴履,應該使用什麼布料、應采的顏色、應取的樣式等,作出具體的規定。每個等級的道士皆須按此著裝,不得混淆。
隋唐
唐朝在南北朝的基礎上對道服制度進行完善,《三洞法服科戒文》規定:
將道士服飾分為初入道門、正一、道德、洞神、洞玄、洞真、三洞講法師七種品第,並以不同的巾、冠、褐、裙、帔等加以區別。
宋朝
宋朝崇道,服飾也是集成唐代傳統。這一時期,世俗人士穿道袍日益增多,甚至成為一種風尚。王銍《默記》記李煜歸宋之後身穿道服,《三朝北盟會編》卷八十七載宋微宗被俘之後身穿道服。
《東軒筆錄》卷四雲歐陽修致仕之後「在潁唯衣道服」。宋呂本中撰《童蒙訓》卷下雲,「崇寧間,張公芸叟既貶復歸,......時時獨游山寺,芒鞵道服。」宋代致仕官員普遍穿著道服或與道服類似的野服,還可以參見宋羅大經撰《鶴林玉路》卷八的相關記載。
《宋史》三百五十一《張商英傳》載,張商英「章惇經制蔓夷,狎侮郡縣吏,無敢與共語。部使者念獨商英足抗之檄至夔。惇詢人才,使者以商英告,即呼人同食。商英著道士服,長拇就坐。惇肆意大言,商英隨機折之,落落出其上"。
據《東軒筆錄》卷三,錢惟演晚年以使相留守西京,就曾在洛陽著名隱土郭延卿家,身穿道服與其對談。宋王鞏撰《聞見近錄》、釋文瑩撰《湘山野錄》宋王侄《默記》卷下等也有相關記載。
《宋史》卷四七二雲「崇寧初,京黨以學行修飭聞諸朝,與泉州布衣呂注皆著道士服,召人謁,累官拜給事中兼侍讀。「
可見在全國各地無論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,皆有穿著道服的風俗。
金元
全真教的興起,使道教服飾中吸收了不少佛教元素。如衲衣。
明朝
明代朱元璋查歷代前朝衰亡之因,發現每有出家廣占國財,與民爭利,惑眾亂法,妖異干政。實與敗世所並出,故制定了有史以來最嚴格的僧道格。並設置道錄司,把整個道教納入其官僚體系。其中對道服的規定如下:道袍,交領大袖,四周鑲邊,衣身兩側開衩,有內擺,前後有中縫直通下面。一般腰部系帶,前有飄帶。洪武十四年並規定:「道士,常服青,法服、朝服,皆用赤色,道官亦如之。唯道錄司官,法服朝服,皆綠紋,飾以金。凡在京道官,紅道衣,金襽,木簡。在外道官,紅道衣,木簡,不用金襽。道士,青道衣,木簡。」
《朱舜水談綺》記載:「緣用阜絹為之,領袂口及齊,皆用二寸半許。長於膝齊,至於道服尺寸法度,則可各從其人肥瘦長短而別,無定製。」
明中期晚期,道袍已經成為文人裝束。形制已不受官方限制,材質上也開始使用貴重材料,奢靡之風興起。顏色也多種多樣,有白色、灰色、褐色、鶴黃、紫花、銀紅、翠綠等等。
清朝
滿清占領江南地區以後,強行推行剃髮易服,通過屠城等高壓政策,迫使漢人改變傳統的衣冠制度。雖然有「俗從僧道不從」的說法,但是道教的法服制度仍然不免遭受影響。
清朝全真派閔小艮大師《清規玄妙說》規定了當時全真派的法服制度:
民國
民國期間社會動盪,道教服飾基本上沿襲清朝,並沒有大的變動。
1550265307
Тэги:
#2019